單非產婦當衝關孕婦,港爸爸遭殃罰十一萬
Categories: Health Insurance, Healthcare, Hong Kong, Maternity, Medical Insurance, News | Published on September 24, 2012
鑑於內地孕婦「衝關」在港分娩的情況日趨嚴重,醫管局早前下令「一刀切」,大副提高未經預約和不合乎資格分娩個案的收費,費用從此由4.8萬加至9萬。可惜新政策的成效尚未明朗,已經有中港家庭付上沉重代價。早前一名港人的內地妻子不幸患上致命的妊娠毒血症,雖然她已接受產前檢查並在私家醫院預約床位分娩,最終也被迫送院診治及分娩,期後公立醫院竟將其視作衝關個案處理,按規定向其徵收十一萬元,面對龐大的收費及初生嬰兒日後的生活開支,一家人的生活頓時陷入困境。
縱使周太 已經即時剖腹產子,她仍然因病情嚴重而入住深切治療部兩天,直至七月二十七日出院,期後醫院向周生周太徵收逾十一萬元的醫療費,其中包括一萬三千多元的深 切治療部費和九萬元的婦產科服務收費,院方直指周太身為內地孕婦,在入院前並未在公立醫院接受產前檢查及登記預約,形同「衝關」,所以要繳付「懲罰性」收 費。
事緣港人周先生與內地妻子已婚多年,期間周太一直持雙程證來往本港照顧其四歲女兒,直至今年初再度懷孕,她在港接受定期產前檢查後,於私家醫院預約在九月一日分娩並已繳交共五萬五千元「留位費」,可惜周太的身體在七月底出現嚴重水腫,甚至漫延至頭部,她即時向私家醫生求診,經診斷後證實患上罕見的妊娠毒血症,隨時會有生命危險,連累腹中嬰兒,因此周生在醫生建議下將周太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診治。
周先生曾經向醫院解釋,可惜院方以周太屬內地孕婦為由拒絕,最可惜的是周生沒有及時為周太購買任何孕婦保險或懷孕保險,事後他無法透過保險公司報銷醫療費,惟有自行繳付共十一萬醫療費,構成沉重的經濟負擔。
事實上周先生一家並不是全港首宗個案,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幹事彭鴻昌表示過往已經有不少單非孕婦因為無法支付分娩費用而向他的組織求助,醫管院往往不會酌情處理她們的個案,使她們被迫繳付鉅額醫療費。根據統計處在今年年初進行的調查,只要丈夫是香港人,超過九成內地妻子在香港所生的嬰兒會在一歲後被帶返香港生活,因為超過七成單非家庭認為香港的教育制度優良,所以選擇將初生嬰兒留港居住。
面對龐大的經濟壓力,單非家庭實可透過保險將風險分散,首先孕婦可以考慮購買婦嬰保險,既可保障她們子女的健康,又可儲蓄一筆資金作未來子女教育之用,而且婦嬰險除了保障孕婦本身、更保障可能發生的妊娠期併發症、產子過程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嬰兒可能有的先天性重大殘缺,同時為孕婦和嬰兒構成完善的保護網。
在周先生的個案中,周太作為全職媽媽照顧長女並打理家務,而周生任職文員,身為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憑著月薪一萬三千元金養妻活兒,為了有效分配資金,可考慮投保保費較便宜的一年期定期險,亦應該取得壽險保障,家庭醫療保險與意外險保障,防止家庭因失去經濟支柱而陷入困境。